联通左边
联通右

文化

首度直面父辈,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出版

近日,著名作家叶兆言《通往父亲之路》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作品讲述一对父子的故事,铺写一个家庭的时代记忆,更折射出一个家族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      《通往父亲之路》讲述一对父子的故事。主人公张左出生...

古诗中的雪与暖

曹璐      有谁知道,真正书写暖的文字藏在了冰天寒雪之中呢?古往今来,吟咏雪的诗篇数不胜数,正是那孤寂与寒冷的心灵底色唤起了人心对冰雪的共鸣。正是因为这共鸣,诗歌才可以用简单的符码就引发心灵的雪崩。...

透过赵树理感知“今日中国”

赵树理创作起步较早,上世纪30年代就已形成独特风格,但直到1943年9月《小二黑结婚》发表,其创作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46年,《李家庄的变迁》出版后,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对赵树理创作给予高度评价,更是确立了...

陆小雅:我期望电影的美好未来,因为我热爱电影

年过八旬 至今仍活跃于电影创作前线      陆小雅:我期望电影的美好未来,因为我热爱电影      年过八旬的第四代导演陆小雅至今仍活跃于电影创作前线,维持着对电影原初的热情。日前,陆小雅现身于济南举办的...

春晚面向时代而歌

作为年俗“保留项目”的春晚,已经陪伴国人走过四十载岁月,成为阖家团圆的欢乐时刻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桌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伴随时代流转和社会变迁,央视春晚围绕和谐、盛世的话语持续深耕,打造家...

北京中轴线申遗进入冲刺阶段

北京中轴线申遗进入冲刺阶段。这条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长7.8公里的北京“脊梁”,承载的文化生生不息,见证并参与着“双奥之城”的成长。昨天,5位嘉宾做客2022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

古人如何过立春?乾隆写春帖,有人打土牛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年届花甲的苏轼,用一首《减字木兰花·立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让宋代立...

立春:春意生发冰雪中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让海内外读者更好...

2022年春节档票房突破60亿元

家国情怀、英雄史诗、奋斗故事编织出热闹氛围——      2022年春节档票房突破60亿元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看电影不仅是人们文化消费生活的刚需,而且逐渐演变成了春节期间的新年俗。国家电影局...

观演出、看展览、品民俗 春节假期各地推出丰富活动

文化惠民 佳节添彩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剧场和“云”上看精品演出,进博物馆欣赏特色展览,到景区体验民俗之美……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让假期生...

2022能否成为科幻文创元年?

2022年新春之际,亚马逊、京东、当当等平台纷纷发布2021年图书畅销榜,记者发现:科幻小说热度不减、爆品不断,周边文创产品炙手可热、科幻原创小说IP被影视公司争抢,投资金额动辄过亿……      有...

《只此青绿》舞者的发型是什么髻?

2022年央视春晚最火的节目,非《只此青绿》莫属。《只此青绿》中舞者青衣高髻,眉眼流转,长袖抖甩,动静相宜,配上青山绿水的国画,令观者有时空交错之感,网友说“美哭了”,更有人开始挖掘舞蹈的创作灵...

回望他们的艺术勇气和智慧

在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先后产生了各种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也涌现了很多具有艺术个性和大师风范的导演,因此,导演个体研究和群体研究都成为回溯电影历史、总结前辈经验的重要方法。      在中国电影百余年来的...

甘肃非遗线上线下寻年味:穿过云端的乡愁“不打烊”

春节假期,来自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学生张书诚主动报名参与“古风集市”,在团扇上绘水墨画。“就地过年,也可以新鲜有趣。这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弘扬传统文化。”      连日来,铿锵...

“中华木作大师”王泽林:愿做“小木匠”坚守“宫廷技艺”

虎年“立春”过后,华夏大地万物复苏。6日,燕山南麓的河北省遵化市龙源工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家具制作间内,匠人们正全神贯注地赶制订单。王泽林也早早来到这里,“小木匠”出身的他,又拿出工...

59/66 第一页上一页55565758596061626364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