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文化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开播 描摹盛唐至辛亥革命思想源变

中新社长沙2月28日电 (付敬懿)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二季28日在湖南卫视开播。该片以前沿视听技术、创新影像叙事,讲述中国自盛唐拐点至辛亥革命的思想源变,呈现极具视听美感、有血有肉的中华文明演进史。  ...

厦门翔安区图书馆:“随身携带” 陪在身边

福建厦门翔安区图书馆内厝镇分馆不久前正式开馆,这是翔安区图书馆9个联网分馆之一。内厝镇分馆的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的石头瓦房,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效果。馆内有馆藏图书20000余册,期刊100种,报纸18种,采取藏、...

有一种美是与博物馆比邻而居

“火”起来的博物馆,正经历成长的烦恼。据法治日报报道,故宫博物院2022年开年首场大展日前在文华殿开幕。对于这场特展,网友给出了“什么都好,就是不好约”的评价。      不好约,不是因...

书籍主题纪录片以“小而美”出圈

“不看书的人,恐怕不会对这部纪录片感兴趣;而真正看书的人,也不会看。这是一件两难的事情。”书籍主题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拍摄团队自知做的是“两难的事情”,但是坚持拍到了第二季。好在,...

读徐兆寿《西行悟道》:与文明对话 让文化发光

与文明对话 让文化发光      ——读徐兆寿新作《西行悟道》      中国的西部有着广袤辽阔的土地和丰富厚重的历史,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及地理环境的限制,有不少人只是在文学与想象中建构和理解西部...

国风节目再出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文艺创新源泉

【热点观察】      看春晚早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新年俗之一,每年的春晚都备受期待,每年的春晚也会给广大观众带来诸多惊喜。精彩国风节目遍地开花,这无疑是2022年央视春晚及各地方春晚带来的最大惊喜之一。国风...

期待文创“雪球”越滚越大

期待文创“雪球”越滚越大      据媒体报道,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而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热度并未随着冬奥会的结束而消退——同一天,100万只冰墩墩在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

雅乐的回响:穿越千年的国乐风

雅乐的回响:穿越千年的国乐风      综艺节目《国乐大典》新一季播出引发热议,节目中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乐器演绎的国乐作品,经过重新配器、创编,被赋予了新的灵魂和魅力,并结合现代舞台数字技术深度打造和传...

在“考古热”中感受历史的冰与火

在“考古热”中感受历史的冰与火     【新展大观】     雪花飘落,春寒料峭。古朴沧桑的太原文庙迎来了一波“考古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在此开展的“考古...

“一墩难求”,“出圈”的吉祥物如何走得更远

这个冬日,一个胖乎乎、带着冰壳的熊猫火遍了大街小巷。大年初四,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冰墩墩”相关产品迅速售罄,预售的5000个“冰墩墩”手办上线15分钟被抢购一空。...

《只此青绿》《忆江南》:宋韵文化的当代呈现

2022年,央视“春晚”已经办了四十届。作为全球华人的共同期盼,它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雅俗共赏。雅者赏其质,俗者乐其澜,每一个人对“年味”的感受都可以在一台晚会中得到满足,情感有共鸣,...

平均年龄70岁兰州鼓子“说唱队”:台下练曲百遍 盼年轻人加入

    2月16日,兰州鼓子传习所内,82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魏世发敲击扬琴,为演奏者伴奏。 张煜曼 摄   中新网兰州2月18日电 (杨娜 张煜曼)春寒料峭的季节,82岁的魏世发依然坚持...

文学翻译:语感与美感之间

去年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村上春树文学多维解读”学术研讨会在画桥烟柳的杭州、历史悠久的杭州师范大学召开。      上世纪80年代末,在暨南大学任教的我——也巧,年龄正是《挪威的森林》...

全媒体时代,戏剧化挑战为机遇

全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限制,通过多种终端获得想要的信息,这对于必须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表演固定内容的戏剧艺术来说,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方面,人们被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海量信息淹没,大量...

元宵夜,如何消得此良辰

◎善俊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或灯节,历史十分悠久。      在古代,人们元宵节里最隆重的活动无疑是观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到了正月十五日:“灯山上彩...

57/66 第一页上一页53545556575859606162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