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文化

三星堆猪鼻龙头柱状器被提取出坑 集合多种动物形象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戴竺芯)三星堆又有新消息传来!8月4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坑内的猪鼻龙头柱状器被提取出坑。在此前的成果发布中,这件长耳、独角、前所未见的圆管柱状器引发了许多关注,此次提取,让它的面貌更加...

北京“三庙一塔”景区文物修缮完成 设游客体验项目展运河魅力

图为京杭大运河“三庙一塔”建筑群。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经过两年多的景区提升,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标志性景观“三庙一塔”建筑群已完成文物修缮,基本实现从文物...

古都将添新地标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预计明年底开放

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沙盘。中新社记者田雨昊摄     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坐落着一座“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目前,大...

用光影记录野猪口长城的六旬摄影师

野猪口长城。肖巍摄     中新网忻州7月24日电题:用光影记录野猪口长城的六旬摄影师     作者 杨佩佩     一关、一堡、一城墙,组成野猪口长城。这段明长城地处塞外小城神池,吸引不少摄影师关...

让“考古热”走得更久远

东原     “月光宝盒”龟背形网格状器、“刘畊宏男孩”短裙立人……上个月,三星堆再次公布的一批震撼文物引发热议。随着三星堆的持续火爆,以三星堆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

“自然诗”:当下新诗形式建设的可能出路

中国新诗发展至今已百余年,形式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虽然不少诗人学者都对新诗的形式问题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探讨,然而在创作实践中,新诗的形式建设却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未形成一种被广泛接受和推广的诗&ldq...

侨乡石狮:宋元海丝宴 敢为天下“鲜”

《山家清供》由南宋石狮籍美食家、士大夫林洪所著。石狮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福建石狮7月20日电(记者孙虹)莼菜与笋丝同羹,清鲜可口,称作“玉带羹”;橙香与蟹鲜交融在一起,清香扑鼻,唤为&ldqu...

让莫高窟“青春永驻”

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艺术的宝库,也是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华侨大学泉州古城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揭牌成立

7月19日,华侨大学泉州古城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在泉州鲤城区揭牌成立。李梦娴摄     中新网泉州7月19日电(孙虹谭磊)由华侨大学和泉州市鲤城区政府共建、“华侨大学泉州古城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rd...

北京对文物建筑实施技术保护 白塔寺千余平外檐彩画光彩重现

图为北京妙应寺(也称白塔寺)。中新社记者富田摄     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徐婧)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的妙应寺因院内白塔又称白塔寺。白塔与元大都城同时期建造,作为地标性建筑与大都并称为“...

全国首个城市标识数字藏品福州发布

图为福州城市形象标识数字藏品首发暨“格物链藏”平台上线仪式现场。张海供图     中新网福州7月19日电(张海)18日下午,福州城市形象标识数字藏品首发暨“格物链藏”平台上线仪式在福建省...

跨越“山海”上博馆“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启幕

上海博物馆“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特展海报上海博物馆供图     中新网上海7月19日电(高志苗王笈)19日,上海博物馆“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特展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由上...

24小时博物馆,城市夜生活新地标

2021年5月18日,观众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奇妙夜”系列活动。新华社发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除了电影院、酒吧、KTV等热闹的娱乐消费场所,疲倦的城市人还能否寻得一处静谧的休闲之地,充分...

广东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 15市已设文物局

7月13日,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加挂市文物局牌子广东省文旅厅供图     中新网广州7月15日电(记者程景伟)据广东省文旅厅15日消息,广东省编办近日批复同意佛山市等10个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加挂市文物局牌...

“田野玫瑰”绽放三星堆:“她力量”撑起考古发掘半边天

女文物修复师正在修复文物。张浪摄     中新网广汉7月15日电题:“田野玫瑰”绽放三星堆:“她力量”撑起考古发掘半边天     记者贺劭清岳依桐     拿着厚厚一叠标着定位坐...

43/68 第一页上一页39404142434445464748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