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科技

嫦娥五号带回的“太空快递”如何用?怎么存?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郭超凯 梁晓辉)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完成月球自动采样后返回地球,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号任...

最新珠峰高度怎样测出的?有何科学道理?专家详解

       最新珠峰高度是怎样测出来的   蒋涛   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经过两国团队的扎实工作,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此次珠峰高程测量也是我国对珠峰展开的第...

天问一号距离地球超1亿公里 预计明年2月进入环火轨道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郭超凯 杨璐 戚铁磊)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12月14日21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4天,飞行里程约3.6亿公里,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200万公里,飞行状态良好。...

嫦娥五号完成第一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郭超凯 段逊)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4日11时13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上两台25N发动机工作约28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       &nbs...

揭秘“奋斗者”号:为一道焊缝,研发团队忙活八九个月

       为一道焊缝,就要忙活八九个月      1个多月时间,累计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0909米的纪录,让人类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有了新坐标。“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

嫦娥五号探测器正按计划开展月面采样工作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2日4时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探测器于12月1日23时许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

       新华社福州11月27日电(记者张华迎、高敬)27日0时41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总经理赵皓介...

地球为何每26秒脉动一次?60年来仍是未解之谜

  每隔26秒,地球就会脉动一次,很具规律性。但其脉动微弱,人体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过去60年来,世界地震学家一直在对“地球脉动”进行追踪和研究,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      1961年6月6日...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将实现三大工程目标

                  嫦娥五号飞行的11个阶段示意图      本报记者 冯 华 余建斌 喻思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

九天揽月星河阔:揭秘嫦娥五号的3个关键数字

       中新社文昌11月24日电 题:九天揽月星河阔:揭秘嫦娥五号的3个关键数字      作者 郭超凯      北京时间11月24日凌晨,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

这5个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国科研产出全球第一!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11月18日,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医学学术出版机构爱思唯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以科研的力量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报告,以提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

新冠疫苗有效率,真的要到90%才靠谱吗?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11月17日,美国默德纳公司宣布其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有效率为94.5%。      此前不久,辉瑞公司发表的其合作研发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显示为90%。      ...

远望3号船启航出海 将为嫦娥五号“奔月”提供测控支持

       中新社南京11月19日电 (高超 亓创)11月19日上午,中国第二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3号”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远赴大洋执行多次卫星海上测控任务,并将为11月下旬择...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飞行里程突破3亿千米

   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郭超凯 杨璐)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16天,飞行里程超过3亿千米,距离地球约6380万千米。天问一号探测器...

中国科学家研究钠离子电池论文获《Science》在线发表

       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2日从中科海钠获悉,中国科学家针对钠离子电池进行相关研究,并于近日在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发表相关成果。该研究提出一种预测钠离子层状氧化...

89/123 第一页上一页85868788899091929394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