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1日电(傅敏龙)步入2025年深化实施检察人才战略的关键之年,邵武市检察院紧扣“人才队伍全面过硬”核心目标,精心打造“领衔者李华未检工作室”“领航者老钱刑检工作室”与“领军者傅敏龙写作工作室”三大平台作为强劲引擎,将蓝图细化为施工图,最终绘就了人才兴检、业务精进的生动实景。
聚焦核心能力,打造特色品牌矩阵
邵武市检察院深刻认识到,检察新质战斗力的根基在于专业化人才培养。一年来,三大检察官工作室各扬所长、协同发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研习与实践平台。
李华未检工作室:深耕“护苗圃”工程,融合创新。工作室立足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其特色项目“春蕾成长营”年内亮点频出。不仅深化传统未检业务竞赛,更创新推出未成年人普法宣讲精品课评选、涉未案件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质效赛等特色练兵活动,培养懂技术、善治理的复合型未检全科人才。
老钱刑检工作室:构筑“砺剑台”阵地,精研实战。工作室紧盯刑事检察核心能力提升,权威打造“疑难会诊”机制,高效组织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专题研讨。其主导的“优案精析”项目,通过撰写优秀法律文书、典型案例,激励干警在办好案基础上深钻细研。工作室成功推动院青年案例攻坚协作,成果丰硕,1-10月共办理179件案件,显著提升了刑事检察精准化水平。
傅敏龙写作工作室:搭建“思享汇”平台,汇智聚力。作为检察“笔杆子”的孵化地,该工作室持续擦亮运行近两年的“信调宣一体化写作”品牌。今年已举办高品质写作实务、理论前沿讲座与研讨36场,成为干警提升综合文字素养与政策解读能力的主阵地。工作室每周组织读书沙龙,精读经典、碰撞观点,深化对司法理念及办案技能战略战术的理解。
精准分层赋能,构建阶梯式培养链条
面对青年干警占比近75%的队伍结构,邵武市检察院依托三大检察官工作室,精准设计“骨干——拔尖——领军”递进式培养路径。
老钱刑检工作室聚焦青年干警“墩苗”培养,将日常办案作为最佳练兵场。坚持“案怎么办公诉就怎么练”,常态化开展案例讲评、模拟辩论、策论写作。为锤炼公诉硬功,工作室创新推行“突击式”听庭评议,不打招呼、直击现场、辣味点评,倒逼出庭能力提升。
李华未检工作室是发掘青年尖兵的摇篮。以赛砺剑,年内组织未检办案流程规范化竞赛、优化营商环境检察实务提升等,一批种子选手崭露头角。通过精心备战高层次竞赛,在原有标兵能手基础上,新增1人斩获市级以上检察业务竞赛能手称号。
傅敏龙写作工作室充分发挥领军作用,工作室带头人傅敏龙强调:“领军者既要做总结提炼大案要案攻坚的表率,更应是理论前沿阵地与实践创新的探路者。”
青蓝携手育苗,激活人才源头活水
邵武市检察院深植“青年兴则检兴”的理念,院党组精心设计跨工作室协作项目与场景,打破传统单一培养模式局限,推动三大工作室资源深度融合赋能,实现“1+1+1>3”的叠加效应,创新性地推动三大检察官工作室特色平台联动发力、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起立体化、实战型的青年干警成长“托举”体系。
李华未检工作室打造的“春蕾讲师团”,将普法宣传与社会治理前沿作为练兵场,引导青年干警深入校园、社区,在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的一线实践中,深化对情、理、法融合运用的理解。
老钱刑检工作室依托“刑辩实训营”,将法庭实战搬进课堂,通过模拟对抗辩论、疑难案件焦点解析、法律文书“找茬”等沉浸式训练,迅速提升青年干警的刑事指控与应变能力。
傅敏龙写作工作室领衔的“邵检信调宣写作青研社”,聚焦检察信息、调研报告及宣传文稿的深度打磨,通过导师“手把手”带教、课题分组攻坚、优秀文稿品鉴会等形式,让青年干警在笔耕不辍中锤炼敏锐的法治观察力和精准的表达力。
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在三大工作室平台的浸润与前辈检察官的悉心传帮带下,一批青年才俊快速崭露头角:有的在“写作专班”淬炼下,撰写的理论调研文章获省级以上奖项。有的经过“实训营”的严苛打磨,在市级乃至省级公诉人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打击犯罪、守护公正的业务骨干。还有的依托“讲师团”平台,其创新的法治宣讲模式深受师生欢迎,推动构建了更具实效的校园防护网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