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短期难”锻造“长期强” 邵武市检察院深化数字检察战略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提质效
发布时间:2025-10-11  文章来源:中新网福建 点击:100547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1日电(傅敏龙)从280册卷宗的手工扫描到电子卷宗“一键下载”,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治理,邵武市检察院正以数字检察为引擎,实施数字检察攻克“短期难”锻造“长期强”行动方案,驱动检察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近日,邵武市检察院召开数字检察工作调研指导座谈会,邀请南平市检察院专家授课解惑,为进一步推进数字检察战略指明方向。今年以来,该院将“检察大数据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认真践行“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数字检察工作模式,牢固树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思维。

  智能辅助办案,提升工作质效

  案多人少是司法体制改革以来面临的新问题。邵武市检察院通过应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集成了120多类、200余款智能化办案辅助工具,全面提升了办案效率。这些工具涵盖案卡填录、自动编目、阅卷辅助、提审辅助、笔录辅助、认罪认罚辅助、量刑建议计算辅助和出庭辅助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划时代的迭代更新。量刑辅助工具提供了类案参考价值,能够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逐步规范计算出刑期或刑期范围,并利用大数据提供历史上同类案件的量刑情况供检察官参考。今年以来,该院运用量刑辅助工具提出的量刑建议,法院的最终采纳率近98%。

  数据挖掘分析,拓展监督维度

  该院挖掘“线索摸排大数据模型”,盘活了沉睡的数据,让所有案件信息可以碰撞、提炼、挖掘,从而发现新的办案线索或司法现象。

  通过对近三年来办理的认罪认罚案件开展专题数据分析,发现共近300件400余人因认罪认罚,相关结论写入今年阶段性工作报告或调研数据参考。该院积极开展强制隔离戒毒专项活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比对分析,调阅强戒所戒毒人员数据60余条、卷宗30册,从中发现职能部门存在行政拘留期限未实际履行完毕、法律适用错误、通知程序违法等问题,遂向行政机关制发类案检察建议2份,有效健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

  司法救助赋能,检察为民解忧

  数字检察不仅提升了办案效率,更让司法为民有了新温度。邵武市检察院创新升级司法救助大数据模型,整合公安、法院、民政、妇联、社区、村居等线上线下数据信息。实时与其他相关部门有效链接,实现数据共享,方便检察人员及时掌握需要开展司法救助的人员情况,解决了司法救助滞后的困扰。如,今年2月,该院综合业务部检察官通过模型巡查发现小明(化名)司法救助案。母亲被害后,年仅12岁的小明靠年迈残疾的外公外婆照顾,家庭无收入来源。经多次分析研判,该院积极为其申请司法救助2万元,并积极与民政、妇联、村委会等召开联席会议,为小明申请社会保障,最终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融入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机制

  邵武市检察院不仅采取多元方式获取案件线索,还将司法救助工作与南平市委试点推行的平安指导员工作“吃茶话事”机制有效对接。

  该院创新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引入这一机制,通过扩大渠道和平台,让符合条件的司法救助对象能及时知悉可获得司法救助的权利。同时,将不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但符合社会救助的线索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将救助方式拓展到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心理疏导、宣传教育等多方面。今年4月,该院通过模型大数据比对,发现已经进行过司法救助的邓某某需要持续关怀,于是启动平安指导员工作“吃茶话事”机制,与妇联、乡镇、民政等多部门组建“回访跟踪”小组。

  此外,邵武市检察院研发的数据模型还加强与司法局律师身份核验平台的对接,开展律师互联网阅卷,让律师阅卷从“最多跑一次”变成了“一次也不跑”。截至目前,该院已为各地律师提供网上阅卷服务超16件次。

  “数字检察之路没有捷径可言,唯有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才能让法治在智能时代焕发更磅礴的生命力”,邵武市检察院综合业务部负责人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