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31日电(韦香惠)新冠大流行走到第三年,中国防疫进入新阶段。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时明确指出,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打的是有准备之仗”
2022年,奥密克戎席卷全球。在因时因势优化完善的防控措施中,我国探索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经验,也做到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年,我们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有效处置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抵御一波波境外输入疫情的冲击,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宝贵时间。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也被民间称为“新十条”防控优化措施。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防控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变化,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都为我们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法律归类创造了条件。”李斌称,调整为“乙类乙管”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最近好多了”
面对疫情,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冲击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奋战在一线的那些人始终坚持用专业和信念与病毒斗争。他们相信,一切都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12月27日,刚刚结束了一个大夜班,张洋交接完工作后感到一阵久违的轻松。她是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长,已经在急诊一线连轴转了好几个星期。
“最近好多了。”她向中新网介绍,一周前,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一天接诊患者数高达700人,最近一周,每天的患者数已经稳定在约400人。
据了解,发热门诊患者数激增的初期,该院便立即从其他科室调配医护人员“火线支援”发热门诊,医生增加至11人,护士扩充到40人,每日至少保证3名医生出诊。“增加医护队伍力量,有效地提升了就诊效率,患者排队候诊的时间明显缩短,不超过15分钟即可就诊。”张洋说。
如今,迎战急危重症患者是医院正在经历的严峻考验。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医生张璟介绍,医院在发热门诊和急诊之间已搭建起畅通的转诊“绿色通道”。医护人员按照一套相对完善的接诊转科制度,做好分级诊疗。
“以最好的状态迎接2023”
“在长长的抗疫隧道里走了3年,我们即将走出隧道,空气、阳光、自由自在的旅行,都在等待着我们。”12月12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华山感染”公众号发文写道。
最近,“第一批‘阳康’已经到达三亚”的话题冲上微博热门。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称,仿佛回到三年前。据媒体报道,12月18日,三亚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27万人次,创8月以来新高。游客的大批量到达,三亚部分酒店的预订量和价格也开始回升,沙滩、海鲜市场、小吃街等地方逐渐热闹起来。
张怡正是涌向三亚的“阳康”之一。她已经订好了旅行的机票,打算先从上海出发去泉州,之后到厦门再到海口,最终目的地是三亚。“公司1月14号就放假了,整整10天,我可以有一段非常充实的旅行。”她高兴地说道。
在前述文章中,张文宏也表示,“最后一程,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动员,做自己健康的负责人,也做家中老人的保护伞……最重要的是,我们历经三年,以极低病死率走出疫情、回归正常生活,才是我们国家引以为豪的最后的胜利”。
12月30日,2022年最后一个工作日结束了。下班后,张怡发了一条朋友圈,“疫情只是路过,生活还要继续,阳康后工作学习陆续恢复正常,以最好的状态迎接202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