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臂之内最安全 不让孩子做孤泳者
发布时间:2022-08-24  文章来源:中新网 点击:579

  专家:儿童溺水快且有“迷惑性”,陪同家长要盯紧跟紧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彭甜

  陈奕迅的歌曲《孤勇者》一度成为小朋友们的“接头暗号”,不过在游泳这件事上,家长可别让孩子做危险的“孤泳者”。

  不久前,湖南娄底涟源,一名8岁男童不幸在游泳馆溺水身亡。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7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出现多起儿童溺亡事件。

  暑期是游泳旺季,也是儿童溺水高发期。溺水儿童大多没有成年人的陪同或看护,一旦发生溺水,生还的可能性很小。专家提醒家长,儿童溺水过程很快,且具有“迷惑性”,预防儿童溺水的首要因素是家长时刻有效的看护。孩子游泳一定要有大人陪同,最好让你的孩子待在你一臂以内的范围里。

  儿童溺水玩水难区分,但有迹可循

  湖南娄底涟源事发游泳馆监控显示,8月14日下午2时18分许,一名身着泳裤的男童跳入泳池,下水后他挣扎着扑打水面激起大量水花,但并没有人注意到男童的异样。一分钟后,男童沉入水底,没有了动静。两分钟后,当有人发现并将男童救出泳池时,男童已无生命迹象。

  户外运动教练、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员罗格分析说,有的孩子不懂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又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即使是习水性的孩子,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时间过长,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发生溺水。

  儿童溺水比较有“迷惑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在泳池内玩水打闹,而溺水儿童挣扎时扑打水面的情形,极易被人误以为是孩子在玩闹,导致一般人很难区分儿童玩水和溺水。

  同时,部分孩子溺水时不一定会“使劲扑腾、大声呼救”,溺水过程无声且短暂。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章烁提醒家长,当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就要提高警惕了:突然安静下来,头、嘴没入水中;双眼无神,无法聚焦或紧闭双眼;头发盖住了额头或眼睛;腿不动,身体垂直于水面;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未能前进;试图翻转身体;呼吸急促或喘息等。遇到上述情况,如询问孩子无反应,应立即考虑到孩子可能发生了溺水,需要立刻进行救援。

  儿童溺水发生时间可能很短,家长陪泳不可分心

  章烁说,不同年龄的孩子,容易发生溺水的地方不同——4岁以下的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水缸、浴盆等。5岁至9岁的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水渠、水库、池塘、小溪边等。10岁以上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河边、游泳池、海边等。

  当孩子在游泳戏水时,无论是在泳池中、澡盆里,还是在河流湖泊等开放性的水域,家长不要自己在一边看书或玩手机,因为溺水随时可能发生,并且溺水的过程很快。章烁说:“溺亡的核心原因是呛水后导致缺氧窒息,孩子往往挣扎二三十秒,就会沉下水。”

  那么,如何预防孩子溺水呢?章烁建议家长,最好带孩子去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在下水前,要确保你的孩子已经掌握游泳的相关技能;并确保你的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如果你与你的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那么,必须让你的孩子待在你一臂以内的范围里。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那么,你需要时刻进行有效的看护。

  有的家长认为,戴上充气游泳圈,就能确保孩子在泳池内远离危险。“儿童的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的漂浮装备。”罗格反对说,充气游泳圈并不能时刻有效保证孩子的安全。罗格说,儿童学员练习游泳时,游泳圈翻覆的情况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可能导致孩子在水中头脚倒立的危险情况。如果没有教练或家长陪同,这种情况极其危险。

  “充气游泳圈不是救生圈。”罗格表示,充气游泳圈属水上玩具,重量轻、易破损、易漏气、抗压能力差、易爆裂,塑料表面遇水湿滑,难抓握,它只能在水上休闲运动中起辅助保护作用,带到深水区存在危险性。两位专家都强调,家长的有效看护比救生装备重要得多。

  抢救溺水儿童,抓住黄金时间4分钟

  “抢救溺水者的黄金时间为4分钟。”章烁说,溺水者在水中待的时间越短,从抢救到心肺复苏成功的间隔越短,预后越好。而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然后对其实施心肺复苏。

  溺水儿童被救上来后,如果心跳呼吸停止,不可急于控水,应先给予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和心肺复苏。

  首先,清除口鼻异物,开放气道:孩子被救上岸后,用手指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仰额抬颌法使头部充分后仰来开放气道,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紧接着进行人工通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5次,用口对口(成人)或者口对口鼻(婴儿)的方式予以吹气,吹气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溺水者胸廓起伏。

  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孩子没有脉搏,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施救者跪于患者左侧或右侧,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在儿童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间的位置,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按压点,手臂伸直不能弯曲,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儿童按压深度约为5厘米,压下后迅速回弹,按压与回弹的时间比例为1∶1,连续按压30次,按压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0至120次,再给予人工通气2次,以30∶2的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比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双人施救儿童为15∶2),不要放弃,直至120急救人员到来。

  需要提醒的是,心肺复苏过程中,如果孩子有睁眼、呻吟、肢体挣扎等反应,应立即停止胸外按压,注意给其做好保暖。完成基础救治后,应将孩子尽快转运至医院抢救。章烁呼吁更多人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为溺水儿童争取救治时间。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