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庭审”插上智慧监督“金翅膀”
发布时间:2021-11-03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 点击:961
  “云庭审”插上智慧监督“金翅膀”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一座“云上”代表、委员联络站,从集思广益到立项开工,再到投入运行,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给出了答案:11天。
  
  9月7日,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召开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代表等走进法院为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建言献策。
  
  面对其中关于“更加近距离倾听人民群众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建议,该院在现有智慧法院建设基础上,仅用11天时间开发出“云上代表委员联络站”系统,并投入运行。通过这一系统,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公众能够与驻站代表委员进行可视化一对一的交流。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云上代表委员联络站”仅是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进政治学习落实落地、教育成果见行见效的重要抓手的范例之一。
  
  近年来,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大力推进,以“云庭审”为代表的互联网司法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云庭审”中亦存在着粗放化、不规范等问题。
  
  “作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直属单位,我院借助‘开门搞整顿’良好契机,与有关组织协同共治、突出规制重心、强调技术保障,为‘云庭审’插上智慧监督‘金翅膀’。”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裘晓音说。
  
  在该院一处庭审现场,记者通过电子屏幕,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对另一端的“云庭审·律师端”专区情况一览无余。
  
  据裘晓音介绍,该院联合重庆市律协及多家律师事务所共同开通“云庭审·律师端”专区,联合市银行业协会率先在光大、华夏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开通“金融云法庭”专区。
  
  各机构设置的“云庭审”专区均悬挂国徽,摆放席位人员名称,确保在线庭审场所规范庄重,并对采光、音效等作出了明确要求,而且,要求避免诉讼参与人随意脱离视频画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视频画面等不规范行为,营造庄重严肃的庭审环境。
  
  “在线庭审结束后线下签名确认庭审笔录,当事人‘不认账’怎么办?”
  
  裘晓音表示,该院对此加强技术攻关,破解在线庭审中遇到的在线签名、在线送达等技术难题,让当事人对实时上传的电子庭审笔录确认无误后,即可通过电子签名和指纹捺印予以在线确认,有力维护在线庭审庄严权威,大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与此同时,该院在重庆高院指导下与技术公司合作,采用人脸识别、体征检测、轨迹分析、声音采集等信息化手段,运用OCR、目标跟踪等AI核心算法,自主研发“庭审智能巡查系统”,通过对在线庭审录音录像视频数据的识别分析,智能判断在线庭审参与人是否存在接打电话、中途离席、异常喧哗等违反庭审纪律的行为,并实时推送疑似风险信息,由工作人员核查。并将律师纳入系统巡查范围,实现在线庭审纪律人员监督全覆盖。
  
  “从‘瞪大眼睛看’到‘系统自动抓’,智能巡查提升了问题查纠工作效率,真正实现审务督查的全覆盖、无死角,高效化、常态化。”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邓道军认为。
  
  “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现已进入动真碰硬的关键时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背景下,我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通过智能巡查提升问题查摆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审判权力制约监督智能化水平,推动查纠整改取得实效。”裘晓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