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武平县检察院的“周末好时光”广播时间,该院的阅览室便会向干警分享各类品书音频。
这是武平县检察院建设“书香检察”机关的举措之一。在这里,设有县图书馆检察院分馆、数字化阅读平台,形成常态化的荐书、品书、写书、评书交流活动形式。
武平县检察院“书香检察”机关建设是我省以“七进”为重要抓手,推广全民阅读、服务读书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全民阅读“七进”示范点建设标准》。至今,全省已培育、评选了53个全民阅读“七进”示范点,建设4个青少年阅读基地、185个“追梦书屋”和20个“海峡书屋”,290个家庭荣获全国、福建省“书香之家”称号……
示范引领 广泛构建阅读平台
在泉州南安,名为“好读书”的公益图书馆,去年被评为全民阅读示范点。该公益图书馆共有9家,分别落户于缺少阅读资源的社区或乡村,藏书总量达5万余册。
在南安仑苍镇辉煌村辉煌路,靠近村委会的一栋两层建筑,一楼是党员电化教育室,二楼便是“好读书”公益图书馆。“为了给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孩子提供阅读场所,村里建了这个公益图书馆。”辉煌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在热心企业家、乡贤及公众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公益图书馆的资金很快就筹到了。
“‘好读书’公益图书馆免费开放,定期举办诗歌、法律、阅读、书法等公益性讲座,开展文艺活动,真正把‘七进’落到实处,让阅读深入基层。”泉州市委宣传部出版发行科负责人介绍。
“好读书”公益图书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广泛构建阅读平台”,这也是福建全民阅读“七进”示范点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对被确定为省全民阅读工作“七进”示范单位、家庭的,我省将大力引导宣传推广,重点指导帮建,并在文明创建中予以体现。
形式多样 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在厦门大学,“书香校园”建设风生水起。校、院两级阅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全校范围内设置了4个“大学悦读·阅读大学”图书角,27家学院以部门工会为单位进行“悦读书屋”建设;打造线上数字阅读服务平台,设立微信公众号“南强读书”,推送新书推荐、名家系列等内容,依托该公众号开展线上“博观读书会”、设立“厦大读书微信群”“厦大换书群”等,形成线上阅读体系。
在73141部队“红色尖刀连”,连队建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阅报栏、班排阅读角等阅读平台。与此同时,组织红色家书经典诵读、读书月、读书心得体会交流、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书香军营氛围浓厚。通过读书,该连队多名官兵立足岗位立功,成长为理论标兵。
在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每个班级都有个性图书角,并架构起包括数字图书借阅机、电脑端、电子墨水屏阅读器等在内的多维立体交互空间,师生朗读会、家校共读沙龙、师生聊书台、晚间亲子共读等活动,使阅读从校园深入到每个家庭。
据悉,今年我省全民阅读示范点培育、评选工作已经启动,示范点的培育、评选将重点向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倾斜。
我省以“七进”为主要抓手,构建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展现基层单位、广大群众读书传统和读书风采,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全民阅读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向深度与广度发展,向全社会人群辐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