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的“创新基因”
发布时间:2019-06-20  文章来源:中新网 点击:1195
中国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的“创新基因”
 
    进行导弹交接转载,快速完成任务。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新中国70年)中国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的“创新基因”

  中新网北京6月18日电 题:中国火箭军“导弹发射先锋连”的“创新基因”

  记者 李纯

  “现在这个时代是唯创新者胜。你要创新得比别人快、比别人好,才有可能胜出。”谈及连队如何保持“先锋”本色,中国火箭军某旅发射三连指导员刘帅提到了“创新精神”。他认为,三连不断实现创新的内在动力是官兵们勇做先锋的担当意识。

组织夜间微光条件下合成训练。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摄
 
组织夜间微光条件下合成训练。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组建于1993年,火箭军某旅发射三连先后数十次参加重大军事演训任务、实际发射导弹数十枚,多次获得集体、个人荣誉。1998年6月18日,中央军委授予发射三连“导弹发射先锋连”荣誉称号。

  荣誉与传统一脉相承,新兵入连第一天就要到连队荣誉室参观,继承这支先锋连队的优良传统。进一步了解发射三连,记者发现,传承之道不止于继承传统,创新的“基因”自组建之日起就深植于连队血脉。

兵车西进,铁甲滚滚 ,挺进戈壁大漠执行任务。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摄
 
兵车西进,铁甲滚滚 ,挺进戈壁大漠执行任务。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发射三连所在的火箭军某旅是中国第一支常规导弹部队。组建之初,没有训练设备,白纸箱上画出的操作面板就是“模拟器”;缺少武器装备,操场上用板凳摆出的轮廓便是“发射架”;教材资料匮乏,官兵们借来技术专家的手稿整夜誊抄……官兵们在驻地搭起一座“创业门”,从中走进营区,于纸箱、板凳、油灯之间组建起一支新型导弹部队,组建当年形成实弹发射能力。从无到有,“第一旅”“先锋连”的诞生本就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创新。

  此后,发射三连的创新脚步并未停止。为适应不断增强的实战化训练要求,连队成立“先锋研发组”,其探索的导弹快速吊装法将发射车导弹装载用时缩短一半以上。刘帅表示,鉴于对抗演练中的时间限制和临机导调的不确定性,这一装备使用方法的创新为部队提升战斗力带来很大优势。

千里机动,远赴高原训练场,练操作、练指挥,有效提高发射单元实战能力。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摄
 
千里机动,远赴高原训练场,练操作、练指挥,有效提高发射单元实战能力。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实用”是发射三连一系列装备、训法创新的出发点,这也包括二级军士长左小山刚完成的运输车改造项目。改装后的车辆增添了座椅,折叠后亦可作为卧铺使用,运输物资装备的同时也提高了人员搭乘数量,缩短了收展发射阵地的时间。“反应快,运力足,说走就走。”

  与装备改进同步进行的是对人员训练方法的创新。2010年,三连提出“一专多能”的号手培训模式,训练号手完成多岗位操作。2016年,连队又开始探索培养兼通发射单元内所有专业的“全能号手”,以提升减员条件下导弹成功发射的几率,增强部队的作战能力。

着眼复杂电磁环境下提高导弹火力打击能力,不仅缩短了训练周期,还使导弹打击精度大大提高。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摄
 
着眼复杂电磁环境下提高导弹火力打击能力,不仅缩短了训练周期,还使导弹打击精度大大提高。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记者了解到,发射三连有一项特殊训练,即官兵在操作装备前进行百米跑和俯卧撑,模拟实战环境中因心理紧张产生的呼吸、心跳加速等生理反应,并在此状态下完成准确操作。二级军士长王光庭是此项“等效训练法”的“发明者”,这也是他“名下”一系列新训法的其中一环。

  在王光庭看来,发射三连的各项创新均从部队基层出发,旨在解决训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生成、提高战斗力发挥了作用。“问题倒逼”是三连持续创新的动因,“熟知理论又不违背规律”的技术骨干则是连队保持创新的重要条件。

  “有人在,就能传承下来。”刘帅认为,老士官们是“先锋连”创新精神的主要传承人,他们的做法也影响了一批批年轻官兵。三连最年轻的士官周凯说,若只是盲目训练,忽略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将阻碍战斗力的发展。创新是提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夜间训练,长剑律动。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摄
 
夜间训练,长剑律动。 图片由发射三连提供

  在连长王旭眼中,传承“先锋连”的光荣传统需要创新精神。在中国军队加强实战化训练的当下,发射三连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军事训练的难度、强度,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

  左小山则认为,创新就是三连的一项传统。“肯定前人,后辈也要有自己的目标去超越前人,才能得到进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