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文化

穿越千年 古老文物在他们手中被“复活”

图为工作人员在查看自己修复的文物。 代盼盼 摄   中新网信阳11月17日电 题:穿越千年 古老文物在他们手中被“复活”   作者 王宇 代盼盼   冬日和煦的阳光洒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遗址...

山西大同发现北魏佛教题材石椁壁画墓葬

北壁石板。 吕晓晶 摄   中新网太原11月16日电 (记者 杨杰英 胡健)记者16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大同仝家湾发现一座北魏邢合姜墓石椁,该墓葬有明确纪年,石椁四壁及顶部皆绘有佛教题材壁画,并...

文博界纪念张颔诞辰102周年 《侯马盟书》初代手稿问世

“文耀金泉——张颔先生的古币文世界”展览开幕。 胡健 摄   中新网太原11月16日电 (记者 胡健)在中国古文字学家张颔诞辰102周年之际,山西文博界以一场古币文的展览缅怀先生对古币文作出...

江西集中展示十年文物工作成果 展出文物200余件/套

16日,“赣地宝藏2022——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暨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正式开展。 刘占昆 摄   中新网南昌11月16日电 (记者 李韵涵)16日,“赣地宝藏2022——新时代...

民族歌剧的“根”与“魂”

舞台上的石板路、吊脚楼、水车与渡船,将观众带入到那个对大多数人来说,只存在于文学世界的静谧小城。随剧情展开的悲欢离合,也一如小城中的生活,平静却又生动着。近日,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创作的歌剧《边城》,在...

中国文字博物馆如何提升汉字文化国际影响力?

图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开馆仪式。 李中华 摄   中新网安阳11月16日电 题:中国文字博物馆如何提升汉字文化国际影响力?   作者 王宇   备受关注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16日上午正式面...

240余件珍贵文物亮相山西博物院 带你探寻文明起源

从距今243万年的西侯度遗址鹿角化石到1万年前的磨制石器,再到4000年前的陶寺礼乐器……近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的“大政之源”展览,精选240余件代表性文物,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现了...

沈阳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96周年 展出百余件清宫仿古文物

11月15日,“大器载道——清宫仿古文物展”在沈阳故宫銮驾库开展。 韩宏 摄   中新网沈阳11月15日电 (记者 韩宏)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96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大器载道——...

再探经典的意义 “陆游的诗文传统与当代诗歌精神”主题论坛举行

首届中国(绍兴)中华诗词大会总决赛举办。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2022年是南宋诗人陆游诞辰897周年,陆游的作品何以一直有动人力量?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认识陆游?在日前举行的“陆...

古老戏曲掀起一场“青春革命”

戏曲虽然古老,却从来紧跟媒介变革。远的——唱片技术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成为京剧的重要传播途径,梅兰芳的唱腔回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近的——去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热映,以4K...

打破时空界限 让更多文化产品在“云”上走出去

打破时空界限,促进交流互鉴   让更多文化产品在“云”上走出去(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严 瑜   从短视频里感受中国美食的烟火气,进入数字资源库“近距离”观摩敦煌石窟的绚丽多彩,通过直...

国潮成热潮

如今,传统文化在不断释放更强活力,国潮形成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浪潮,并逐渐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数据显示,今年9月,国潮品牌相关搜索量在快手站内同比提升72%。“众多非遗创作者在快手生产内容。通过自身努力,...

科技助力传统 网络直播非遗——第八届绍兴非遗集市举办

11月11日,宋韵腔调·非遗新潮——第八届绍兴非遗集市带着浓浓的市井烟火气和雅致的宋韵扑面而来。   为期三天的非遗集市除了非遗项目展示,还线上线下同步推出“2022年度全市群文原创精品节...

戏曲艺术在传承发展中创新

原标题:戏曲艺术在传承发展中创新——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圆满落幕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北京最美的季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

探访杭州德寿宫遗址:宋韵风华今何在?

杭州复建德寿宫。 郭其钰 摄   中新网杭州11月14日电 题:探访杭州德寿宫遗址:宋韵风华今何在?   作者 郭其钰   作为宋韵文化传承展示的重要载体,杭州德寿宫遗址近日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即将与世...

28/68 第一页上一页24252627282930313233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