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首届“举世无双·稀有剧种盛典”于日前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来自祖国东西南北中的30多个稀有剧种——五音戏、眉户、沁源秧歌、赣南采茶戏、平调落子、道...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北京大学青年新乡土影像创作行动作品展映会”日前在京举行。活动以“遇见马站无尽蓝”为主题,旨在通过青年视角挖掘马站乡土文化价值,搭建乡村文化交流与文...
中新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品味中华,大境吉祥——2025重阳节京剧名家演唱会”将于10月29日在北京吉祥戏院上演。演出汇聚京津沪三地京剧艺术名家,以国粹之声致敬传统,为首都观众奉上...
中新网广州10月12日电 (程景伟 陈晓钰)红派新编粤剧《唐母兰馨》巡演12日下午在广州粤剧院红线女大剧院举行。 此次巡演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广东省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珠...
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林波 孙琳茹)10月10日,大型原创歌剧《战士之路》媒体见面会在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举行。该歌剧将于10月12日至14日首演,再现中美军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历史,带领观众走进那段感人至深的...
一件皮箱,诉说着一位青年从浙江到延安的跋涉与理想;一幅名为《怒吼吧,中国》的版画,刻录下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革命纪念场馆,与革命文物对话。 国庆中秋假期,在北京,30余组家庭...
中新网拉萨10月10日电 (李林)10日,由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首届西藏喜马拉雅文化艺术与古物双年展在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开幕。 展会以“艺术唤醒高原,美学浸润圣城...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高凯)“过去女性更多争取的是‘能文’的权利,今天我们更关注‘何以文’的自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张莉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这样...
●思路为道,媒介为器,缺一不可。“道”的深层牵引与“器”的持续赋能共同激发文化势能,构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体两面 ●文化传播的要义终归于“以文化人”的价值实...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 应妮)以“路行千里远,人间万物情”为主题的作家路内长篇力作《山水》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小说以克制的情感、精巧的结构,讲述司机路承宗与妻子周爱玲从抗战烽火到改革开放时代...
国庆中秋假期刚过,漫步上海的游客们发现,静安苏州河畔竟能感受到岭南文化韵味:诞生于广东梅县林风眠笔下的《青衣仕女》等岭南美术名作经典,化为跃动的光影秀,让上海苏州河面“活”起来。 这场光影...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8.93%,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志愿军:浴血和平》4.5亿元,《731》3.45亿元,《刺杀小说家2》2.95亿元,《浪浪人生》...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中国诗人为何对月亮情有独钟?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昕 中新社记者 金旭 中国自古就有拜月、咏月和赏月的传统。明月当空,古人感其清冷,赞月光皎洁,也...
图为民族舞《弥渡山歌》表演现场。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南宁10月6日电(陈梅)近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办的新南威尔士州中国留学人员国庆中秋晚会上,一支由中国留学生带来的民族舞蹈意外走红网络,相关视频发布后,...
中新社泉州10月7日电 题:刚柔并济显武魂 “宋江阵2.0”焕新巡演 中新社记者 孙虹 金鼓齐鸣,乐声奏响,百余名演员头戴簪花围、身披水浒战甲,化身“簪花侠士”,浩浩荡荡列阵入场,共同...
2022国考将启:计...
全国14地约谈滴滴...